在进行城市规划、设计、施工和管理工作中,如果没有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信息,就会变成“瞎子”,到处碰壁,寸步难行。由于地下管线信息的“孤岛”现象,一些地方施工中挖断地下管线、停水停电、煤气泄露甚至爆炸、交通阻断等事故屡有发生,城市市政工程中的“拉链现象”的现象屡见不鲜。
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每年因施工而引发的管线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,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。这些事故不但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,更为重要的是,它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,影响国家政治、经济生活,影响着百姓的正常生活。
要想科学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地下管线,首先必须要摸清楚现有地下管线的布局、分布等基本状况,但是由于历史原因、普查工作刚起步不久等原因,很多城市的相关管理部门对地下管线的家底并不清楚,存在数据不准确和不一致的情况。
随着建设部第136号令《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》,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进程明显加速。2003-2004年,全国开展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(区)仅为30个,2005-2006年就达到49个,增幅达63%。
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有着直接关系,总体而言,大城市进展相对较快,中等及小型城市进展缓慢;经济发达城市启动较早,而经济欠发达城市则启动较晚或还未开展。据不完全统计,到目前为止,全国约有30%的城市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,还有近70%的城市还没有整体或全面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。
利用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来管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,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。
面临的挑战
1、地下管线资料离散存储,格式多样,准确性差,利用困难
2、地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程度低,缺少长效机制保证
3、地下管线信息资源产权部门化,信息共享程度低
地下管线信息资源产权部门化,存在信息利用的壁垒,一方面阻碍了地下管线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,同时也影响了需要地下管线信息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。
4、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利用比较欠缺
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平台利用成熟的数据采集技术、网络技术、GIS技术、海量存储技术、软硬件设备,以各种数据标准和流程规范为保障,整合各种地下管线的资源,注重数据的动态更新,和各个管线业务系统紧密融合,以业务为导向,实现数据的共享、业务的协同,以及数据的增值分析。
![]() |
![]() |
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平台 | 地下管线监测 |
![]() |
![]() |
城市地下管线统计分析 | 地下管线属性查询 |
![]() |
![]() |
城市地下管线二三维联动 | 城市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 |
![]() |
![]() |
城市地下管线节点属性 |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分类 |